轉貼文章,僅供參考...





鑽石不過是貪慾的延伸...

 

鑽石恆久遠? 

 

Diamond Miners 照片引用自此


前兩天看到天下雜誌的新書
雨啊,請你到非洲 的書摘,其中有一篇 鑽石,是非洲的眼淚 讓我想起,前一陣子上英文課時讀到一篇有關鑽石背後的文章。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媒體不會報導的事實,特別是給夢想擁有鑽石的朋友。


在繼續閱讀之前,請你先回答幾個問題。

1.有幾家公司掌握世界的鑽石市場呢? (A.幾百家 B.一打 C.三家 D.一家)
2.鑽石有多稀少呢? (A.非常稀少 B.稀少 C.有點稀少 D.一點都不稀少)
3.鑽石多有價值呢? (A.無價 B.非常有價值 C.沒人們想的那麼有價值 D.幾乎沒價值)
4.鑽石是好的投資嗎? (A.是的,它總是增值的 B.得看經濟景氣情況 C.它總是保值的 D.不是好投資,因為會賠本) 


"Diamonds are Forever. 鑽石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" 的廣告詞,早就深深印在每個人的腦子裡,但是在鑽石光鮮亮麗、閃耀奪目的背後,卻有著令人難以相信的事實。 


*鑽石是普遍卻難以交易的
鑽石是既沒有價值也不稀少。事實上,鑽石是地球上很普遍的礦產,在歐美地區,已經裁切好的鑽石數量比汽車還多。雖然它們非常的昂貴,可是卻難以像商品一樣被自由交易,因為二手鑽石的價格遠低於原價。天然鑽石的美麗反射光芒也已經可以用人造鑽石取代。如果鑽石沒有那傳統浪漫的形象,它可能一點都不值錢。

*人為哄抬而形成的昂貴
鑽石的昂貴高價是南非一家企業 De Beers,成功運用市場行銷而成的結果。De Beers 獨占了世界上 80% 的鑽石供給
(編按:這是 1980年代的數據,2006年估計仍約佔 60%,資料來源 Wikipedia),在嚴格的產量控管下,De Beers 成功地維持鑽石的人為高價。藉由塑造出鑽石浪漫永恆的形象,大大減少了鑽石持有者賣出鑽石的行為,即使是經濟大蕭條,人們還是會盡量保有鑽石而不賣出,因為它對持有者可能有特殊的意義。


*供給大於需求
世界上鑽石的供給量一直都超過它的需求,邏輯上說來,鑽石應該會跌價變得很便宜才對。但是,De Beers 透過持續買進市場上多餘的鑽石來維持它的高價,估計到目前止,De Beers 已經囤積了價值超過百億美金的鑽石了。De Beers 還能支撐多久,持續買進市場上的鑽石,沒人能回答。


*剝削廉價勞工
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鑽石,都是非洲或俄羅斯貧窮的鑽石礦工所開採出來的,四分之三的鑽石是由印度的極度貧窮的勞工完成切割,其中大部分還是童工,勞資則是每切割一顆石頭四分美金。
美國因為 De Beers 不道德的剝削勞工,而禁止這家公司在美國設立商店販售鑽石,可是諷刺的是,透過其他中間商的販售,美國仍然是 De Beers 最大的鑽石市場。


*成功的廣告和行銷
De Beers 在世界鑽石市場的成功,可以說是一個近乎完全獨占的完美範例。De Beers 總是能刺激鑽石的需求,另一方面減少鑽石的供給,即使在奇異 GE 發明人造鑽石後,De Beers 還是能成功維持鑽石的高價完美形象。事實上,De Beers 每年花費超過美金一億六千萬的廣告費用,重複傳遞 "Diamonds are Forever 鑽石恆久遠" 的訊息,持續鑽石浪漫的傳奇。

這家在1888年創立的南非公司 De Beers 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說服美國人接受歐洲用鑽戒當作婚戒的傳統。1950年代,同樣的奇蹟又在日本上演,De Beers 成功的將西方婚戒的文化傳遞到日本和亞洲,日本此後也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鑽石消費市場。




五色鳥本來就不喜歡這個奢侈品,但是我從來不知道鑽石的背後有這樣的故事。原來鑽石是很普遍的礦物,只是被一家公司獨占而哄抬價格,而且是利用剝削勞工的方式開採和切割鑽石。

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時,我真的非常驚訝!也感受到媒體廣告的影響人們思想的力量,可以想像 De Beers 這家龐大有錢的公司,在各國消費市場和媒體廣告界的影響力,所以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才聽不到這些鑽石的真實故事,接受了 De Beers 想灌輸給大家的觀念。

下次在電影、廣告、明星上看到閃亮的鑽石,我不會聯想到這是浪漫名流的形象,而是聯想到生活在貧窮饑餓的非洲鑽石礦工,和可憐無知花大錢的消費大眾。 

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
以下更新於 2006.11.19

感謝網友 appleseed 提醒文章中的數據可能過時,上網做一些功課後,從
Wikipedia 得知面對俄羅斯和加拿大鑽石公司的競爭,De Beers 的市佔率已經由原來 80年代的 80% 滑落至目前 2006年的 60%。
但是 De Beers 對於鑽石行銷廣告策略卻沒有改變,甚至更為積極,包括:
在受歡迎的浪漫電影中,展現鑽石作為結婚的信物。

@在雜誌和報紙中刊載故事,強調鑽石浪漫的價值,並將鑽石和名人加以連結。 
@僱用時裝設計師和流行趨勢評論家,在廣播和電視中提倡鑽石使用的趨勢。 
@說服英國皇室直接為鑽石宣傳促銷。 
@贊助 2007年 F1 Scuderia Ferrari 車隊。



延伸閱讀:

鑽石,是非洲的眼淚
鑽石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 (有關 De Beers 成功的歷史)
De Beers@Wikipedia
當鑽石遇上生命
血鑽石 Blood Diamond
請響應世界貧窮日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人妻:不過是顆被磨亮的小石頭咩... XDDDDDDDDDDDDD









p.s.純為個人想法,若有冒犯之處,敬請見諒!!!  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